守护非遗,点亮文化星河⑦|容艺影视产业学院前往莆田博物馆展开非遗传承学习活动
发布时间:2025-02-14 动态浏览次数:139

在城市的喧嚣中,有一处静谧之所——莆田博物馆,那里藏着历史的余音,守望着古老的非遗文化。为了拓宽文化视野,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,容艺影视产业学院社团部程欣怡同学于2025年2月13日来到莆田市博物馆,参与非遗文化传承学习活动。

博物馆介绍

莆田博物馆成立于2012年,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东园东路2456号,是一座集收藏、展示、研究、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国有博物馆。它以时间为界限,通过丰富的文物展品、历史资料和多媒体展示,系统呈现莆仙地区的历史变迁。

作为莆仙文化的集中展示地,承载着这片土地深厚的历史记忆与人文底蕴。 在展示莆仙戏方面,馆内收藏了大量戏服、道具、剧本等,搭配场景复原、影像资料,生动展现了这一古老剧种背后独特的民俗风情,成为人们了解莆仙文化的重要窗口。

学习过程

在展区入口,一幅巨大的莆仙戏发展脉络图映入眼帘。从唐朝歌舞百戏的萌芽,到宋元时期吸收杂剧元素逐渐形成独特剧种,再到明清时期的繁荣鼎盛,每个阶段都有详实的文字和珍贵的图片资料辅助讲解,讲述着莆仙戏的历史演进。

最引人注目的是玻璃展柜里的精美的戏服,它的绣工细腻,丝线在灯光下闪烁,每一处花纹都暗藏寓意;凤冠霞帔、如意冠等头饰造型繁复,镶嵌的珠翠华丽夺目,展示着角色身份与地位。

继续往里走,展柜里陈列着不同年代的莆仙戏剧本。泛黄的纸张、娟秀的毛笔字,记载着一个个或悲壮、或缠绵的故事。一旁的工作人员介绍,这些剧本不仅是表演蓝本,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价值观、民间习俗。通过它们,仿佛能看到古代莆田人在戏台上演绎着生活百态。

馆内还有多媒体展示,戴上耳机,沉浸在历代莆仙戏经典片段里。从古朴的表演形式到不断创新的现代演绎,都呈现出它在岁月里的传承与变革。

学习心得

程欣怡同学表示:“在莆田博物馆深入学习莆仙戏后,我深受触动。从其千年发展脉络中,我看到了岁月沉淀的文化底蕴,古老的唱腔、独特的表演形式,无一不是先辈智慧的结晶。这不仅是戏曲,更是地域文化的鲜活记忆。如今快节奏生活里,传统艺术面临挑战,作为学习者,我深感传承重任在肩,愿尽己所能,让莆仙戏在新时代绽放光彩。”

学习总结

到莆田博物馆学习,收获颇丰。馆内丰富展品与多元展示,将莆仙戏历史文化清晰呈现,从起源传说到发展历程,从服饰道具到经典剧目,知识脉络完整。学习活动安排合理,讲解、实操结合,沉浸式体验助力深入理解,为传承这一古老剧种筑牢根基,极具意义。

未来,容艺影视产业学院将继续举办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博物馆的活动,借助影视创作与数字化手段,将馆藏文化转化为多元视听作品,拓宽传播渠道,让传统文化触达更多人群。